首页

踩踏婉慈

时间:2025-05-23 00:01:01 作者:中方敦促美方尽早放弃发展和部署全球反导系统 浏览量:47532

  全力抓落实 确保开门红

  3月11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在“全力抓落实、确保开门红”访谈节目中表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年工业增加值预期增速安排在5%左右,信息软件业营收增速预期目标14.5%,居全市各行业首位。

  姜广智介绍,北京市经信局将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力推动京津冀“六链五群”布局落地,合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提升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和水平,不断开创首都新型工业化新局面。此外,围绕支持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经信局也系统构建了加大财政投入、聚焦精准施策、增强触达效能的政策体系实施闭环。

  重大项目全年有望贡献产值数百亿元

  过去一年,本市产业发展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主要体现出“三个新”的特点。一是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工业经济回归正增长;信息软件业增加值近十年复合增长率两位数以上,营业收入占全国的1/4,稳居全国第一。二是产业结构迈向高端化实现新突破,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2.9%;十大高精尖产业全部突破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突破3万亿,智能装备产业集群突破5000亿,在北斗、集成电路和工业互联网等细分方向已培育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三是经济贡献展现新成效,工业和信息软件业贡献地方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6.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为全市稳住经济大盘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产业贡献。

  从预计数据看,一季度产业运行呈现出“起势好、动能强、活力足”的特点。一是起势好,春节期间全市近四成“规上”工业企业坚持生产,节后首日工业用电基本恢复至1月正常生产日均用电量,据预测,1月至2月“规上”工业产值增长有望超过6%。二是动能强,持续加大重点项目谋划力度,推动理想、小米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成投产,全年有望贡献产值数百亿元。三是活力足,推动资金支持政策一季度早出快出,积极释放发展信号。2月制造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跃升至60.2%,环比上升10.4个百分点。1月至2月汽车、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制造业和信息软件业新设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3.5%。

  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今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姜广智表示,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进传统领域“迭代”、新兴业态“抢滩”、未来产业“占先”,厚植新质生产力基础,塑造首都发展新动能。

  在塑造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方面,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伙伴计划,加快垂类大模型在医疗、教育、工业、生活服务等领域商业化落地,培育做强百家垂类大模型企业,将算力券政策向应用端倾斜,形成千家生态伙伴和千项原生应用。在集成电路、传感器件、超高清视频、高性能服务器、光通信等领域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重点启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4.0阶段建设,机器人创新应用等重大示范工程。

  在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方面,发布《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发展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六大领域20个细分产业,在前沿技术领域持续研发攻关,保持先发优势;在产业转化关键阶段,支持加快产品创制和企业培育。加强政策精准投放,实施通用人工智能、6G、元宇宙、类人机器人、氢能、新型储能等产业专项政策。

  姜广智介绍,围绕支持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市系统构建了加大财政投入、聚焦精准施策、增强触达效能的政策体系实施闭环。在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方面,统筹用好的各类数据资源,加快与银行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推动银行对高精尖领域企业进行授信提级。统筹用好机器人、人工智能、信息、医药健康4只产业基金,谋划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与新型储能、空天产业、未来产业新设一批基金。同时,推动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今年计划围绕医疗器械、集成电路设计、商业航天等领域再出台一批产业政策。此外,还要提升政策宣传触达效能,打造产业领域“北京服务”品牌,推动专精特新十大强企行动落实落细。

  推动京津冀“六链五群”布局落地

  十年来,北京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三地产业协同水平不断提升。当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再次迎来了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姜广智表示,本市坚持“一盘棋”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合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一批高品质现代化产业园区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区。2023年,京津冀地区工业增加值达到2.43万亿元,是2013年的1.43倍。产业链群建设深入推进,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入选全国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产值规模占全国20%以上。汽车、氢能等产业链区域配套更加紧密。共建园区相继落地,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张北云计算产业园等一批共建园区形成特色产业聚集态势。试点示范项目加快突破,京津冀城市群纳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首批示范城市群,中国电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投入使用。

  下一步,将坚持共谋发展、共做增量、共建体系、共筑优势,按照“六链五群”总体布局,抓好链群落图落地、企业项目入区入园,以示范项目为抓手,形成产业协同新格局。文/本报记者 温婧(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遇见福建:羊蹄甲花盛开 马路变身“花道”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研究员吴燕庆分析了基于福建临近台湾的区位优势,针对当地如何发展半导体产业提出了明确建议;上海交通大学前沿科学中心副教授梁正,以锂电池回收处理为切口,谈论了福建如何实现“双碳”目标;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张雪波则分析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科技来推动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王博从完善顶层设计的角度分享了以数据要素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和福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云南丘北:万寿菊采摘季吸引游客打卡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据新闻专委会主任任瑞娟教授指出,AI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AI在内容生成方面的风险与挑战不容忽视,并分享了其团队在技术层面的应对经验。

一万多买的“情感课程”退费难?消委会呼吁出台相关行业标准

上小河村村支书龙进回忆说,那时的上小河村什么都难,行路难、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致富难……“小时候我去上学,单边要走一个半小时左右。那时候想都想不到现在的幸福。”

已有27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在黑龙江一家农服植保公司,无人机操作员顾嘉健赞叹:“多光谱成像就像人用医疗器械体检一样,精准成像。可以通过对地块苗情实时扫描,根据作物长势确定施肥方案,科学精准变量喷施叶面肥,达到增产增收效果。”

首批进驻17家单位!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开始进驻

消息称,在中哈免签和中哈旅游年双政策加持下,两国民众往来日益频繁。今年,以中国“哈萨克斯坦旅游年”为契机,哈方积极展示其国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中国多个城市举办30余场推介活动,展示哈萨克斯坦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和旅游服务举措。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